民宿可以怎么玩?安徽省肥东县“花田·时光里”民宿以一场大型人文赏石展给出了精彩答案。自11月6日开展以来,短短一周时间累计成交额突破100万元,客房入住率持续保持在100%,成为民宿跨界“破圈”的生动样本。特地从徐州赶来的游客郭先生正在赏石。彭红玲摄走进“花田·时光里”民宿,浓郁的江淮民居风情扑面而来。前来观展的游客络绎不绝,一方方浑然天成的精美石头静陈其间,或形似悟空,或状如飞鸟,或貌似笔架,与融入巢湖文化元素的茶室、书房、庭院等真实生活空间相映成趣。
公元999年,宋真宗咸平二年,在今安徽省肥东县包公镇小包社区一户包姓人家出生了一名男婴,取名包拯。一千多年过去了,这户人家的居住地上“长”了一座包公故里文化园,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包公故里文化园全景图。胡锦鹏摄古风新园,再现清官故里包拯,被后世誉为“包青天”,其一生凝结而成的孝、廉、智、正、忠等优秀品质一直为世人所传颂。11月5日,从合肥市区出发,沿绕城高速转沪陕高速,驾车至肥东县包公道口下高速后,仅5分钟便可直达园区,开启一场与大宋的对话。站在停车场,放眼望去,近处高大的牌坊矗立门前,灰瓦原木的古朴材质间,脊兽端坐,菱花格精巧典雅。
当合肥近郊第一高峰浮槎山的云雾尚未散尽,“山与山时”咖啡馆的落地窗已映出静谧的山野与熙攘的人流。从合肥市区驱车一小时,奔赴山中品一杯咖啡,将自然山水与人文意蕴一同纳入心怀,于山野间“偷得浮生半日闲”,正成为越来越多人假日出游的新选择浮槎山顶的“山与山时”咖啡馆。梧桐黄、松柏绿、乌桕红……秋日的浮槎山宛如打翻的调色盘,在午后阳光的轻抚下,仿佛披上一层金沙,美得令人屏息。微风拂过,捎来潺潺的溪水声、清脆的鸟鸣声与游人的笑语声,无不让人心神俱静、悠然忘返。在浮槎山,手捧咖啡与瀑布合影是很多游客的“必选项”。海燕摄“山与山时遥对望,云间隐现意悠长。
一枕新凉,万里清秋。10月28日,一场名为“在包公故里遇见宋式美学”的沉浸式摄影活动在合肥肥东举行。二十余位女性摄影师身着古风与新中式服饰,手持相机,穿行于包公故里文化园的宋式建筑与浮槎山的自然山水之间,以独特的“她视角”捕捉光影与人文的和谐之美,开启了一场重新定义旅游意义的美学探索。摄影爱好者们在包公故里文化园交流拍摄。人民网记者张俊摄包公故里文化园,宋式美学在镜头下风华尽显。摄影师们巧妙构图,聚焦建筑极简的线条与素雅色彩——飞檐划出天际的剪影,阳光透过直棂窗洒下规整的光栅。她们既是拍摄者,也是画中人。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10月29日上午,东城文传公司组织党员志愿者前往肥东县包公镇大许社区,开展“重阳敬老践初心,爱满金秋送温暖”主题活动,慰问社区部分生活困难的老党员和群众。秋阳高照,秋景如画。在暖阳的沐浴下,大许社区宛如一幅温馨的画卷,镶嵌在无边斑斓的秋色中。作为东城文传公司的定点帮扶社区,自2024年6月结对以来,这已是公司第6次前来开展慰问。活动中,党员志愿者们与老人们围坐一堂,共叙帮扶情谊。
连日阴雨过后,10月22日的安徽省肥东县终于迎来秋阳。浮槎山景区内,游客纷至沓来,登高赏秋,尽享雨后初霁的清新与惬意。这一派热闹景象,与肥东县精心打造的长古旅游公路密不可分。自这条公路贯通以来,沿线景区人气持续攀升,“交通动脉”的引流效应日益凸显。浮槎山景区负责人欣喜地介绍:“国庆期间,景区共接待游客65880人次,日均8235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2.88万元。”与之南北呼应的江淮侨乡·六家畈项目同样表现亮眼,国庆期间接待游客约6万人次,营收达42万元。自然风景与人文底蕴在此交融,相得益彰。
焰火水幕音乐喷泉、步战车体验、单兵体能训练……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安徽肥东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文化生态园迎来开放测试,一系列“军事+”文化体验项目,累计吸引1.5万人次游客前来打卡体验。游客打卡体验。张静摄红绿交融,沉浸体验激活红色历史从瑶岗路步行穿过入口牌坊进入景区,文创村落、创购街区、VR党建馆、戏台,以及华东局旧址、总前委旧址、秘书处旧址、机要处旧址、警卫营遗址、机关医院遗址、防空洞遗址等历史点位渐次呈现,结合猎鹰军事体验区、军事拓展区共同构成一幅红绿交融的生动画卷。
山水揽胜、民宿小憩、文化寻踪……这个国庆邂逅中秋的“超长黄金周”,安徽肥东文旅市场火力全开、热度“爆表”。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推动旅游接待人次与综合收入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分别增长41.2%和16%,交出一份亮眼夺目的文旅“成绩单”。非遗贺双节,蛇舞包公源10月1日至3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肥东洋蛇灯”在包公故里再度腾跃欢舞。活动采用“展演联动”模式,巧妙串联包公故里文化园、途居合肥包公源房车露营地、浮槎山、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文化生态园、江淮侨乡·六家畈五大景区,形成一条璀璨的“文化珍珠链”,为市民游客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巡礼。
【孙东亮供图】锣鼓喧天庆华诞,醒狮欢腾贺中秋!10月5日,第三届长三角舞狮邀请赛暨撮街舞狮大会在安徽肥东撮街重燃战火。来自江浙沪皖赣豫鲁桂冀9省的46支精英狮队、100头雄狮齐聚一堂,设擂争锋,角逐“狮王”荣誉,为市民和游客献上一场兼具传统韵味与竞技激情的文化盛宴。【彭红玲供图】比赛现场氛围感拉满,成人组、青少年组、少年组三大组别依次亮相,高桩、南狮、北狮、群狮四大项目轮番上演。370名身怀绝技的舞狮武者辗转腾挪,将狮子出洞、探青、采青、嬉戏、沉睡、翻滚等神态动作演绎得惟妙惟肖,时而气势磅礴如猛虎下山,时而朝气蓬勃似稚童嬉戏,时而矫健威武若勇士出征。
金蛇起舞,祥瑞腾跃。10月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肥东洋蛇灯”再度舞动包公故里,为中秋、国庆“双节”增添浓浓的喜庆气氛与文化韵味,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共赴一场视觉与文化交织的欢乐盛宴。节日里的包公故里文化园景区处处洋溢着喜庆热闹的氛围。巡游的队伍前方牌灯开道,锣鼓喧天;后方蛇珠引路,洋蛇狂舞。在灯员精准的操控下,“长蛇出海”“走径折”“摇大车”“四蟒翻身”“盘宝塔”等八套经典动作如行云流水般铺展,惟妙惟肖地展现出蛇的多种形态,赢得现场游客阵阵掌声与喝彩。“太精彩了,真不愧是国家级非遗,孩子兴奋得一直追着看。
“一个改造很成功的村庄”“历史与现代的完美融合”“确实一步一景,适合慢慢逛”……在社交媒体上,山口凌村好评不断。凭借游客们一条条真实的旅行Vlog,这个藏于白马山下的百年古村落迅速“出圈”,成为合肥周边炙手可热的文旅打卡地。位于肥东县长临河镇白马社区的山口凌村,依山而建,四周群山环抱,水系资源丰沛,村落呈典型的“九龙攒珠”格局。据史料记载,这是一处明末清初由徽州(今黄山歙县)迁入的凌姓移民聚落,薪火相传至今。五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破败的“半空心村”,如今,却已成为文艺气息与生活烟火并存的“和美乡村”。改变始于2020年5月。
位于安徽巢湖北岸的长临河小镇,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这座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的省级特色小镇,通过系统挖掘地方文化、持续焕新业态样式、创新运营机制,实现了历史文化传承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2024年,小镇游客接待量达3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1亿元,较5年前分别增长4倍和2倍。今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突破200万人次。陈振摄千年古镇的人文和山水长临河镇的历史可追溯至三国东吴赤乌年间,距今已有约1800年,自古商贸繁荣,有“皖中小上海”之誉。
东方既白,巢湖水面的云层被揉进一抹橘红,似胭脂漫染。朝阳自湖面跃出,金芒瞬间铺满四顶山的墨绿山体,湖水与绿叶缀满“碎金”,古“庐阳八景”之一的“四顶朝霞”就这样在游客张玉玲的镜头里鲜活定格。四顶朝霞(黄永东摄)“城里的日出挤在高楼缝隙里,这儿的朝霞像从水里长出来,连风都带着灵气!”指尖还留着山间晨雾的微凉,张玉玲的语调里却洋溢着抑制不住的欣喜。这个让张玉玲特意提前一天奔赴的目的地,正是安徽省肥东县长临河镇的四顶社区,谁能想到这里曾是巢湖岸边一个普通的小渔村。如今,已成为众多游客“寻味乡愁”、欣赏湖光山色的热门目的地。
一湖碧水,映照天光,也映照出无数年轻人奔赴的身影,他们在这条日渐年轻的湖岸线上,创业、休闲、安放理想,也让巢湖真正成为一座充满活力的“青春之湖”。“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海子笔下的诗意场景,如今在巢湖北岸成为现实。2024年春天,站在巢湖之滨的刘佳被“一湖碧水连天阔”的壮美景象深深震撼,脑海中自然浮现的就是海子的这句诗。看到身边游客同样沉醉于湖光山色,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要在湖畔打造一个社交空间,让更多人共享这片生态之美。于是,黑石林野茶社应运而生。“花了半年多改建,茶社去年10月1日试营业当天就接待了100多人。
食”力比拼,“味”你而战!8月29日下午,备受瞩目超级皖暨“包公故里、徽味无限”肥东美食大赛在撮街正式拉开帷幕,用烟火气讲述“一城一味”的动人故事,激发县域商文旅消费新动能。“超级皖”美食争霸赛聚焦老字号名厨、夜市摊主、非遗美食从业者、美食网红店博主和美食爱好者,面向全省16地市,选出最强美食战队。此次肥东专场赛,设置了酒店专业技能组、特色餐饮店组、特色美食组3个参赛类别,吸引了该县20个乡镇(园区)的百余家餐饮企业参与,经过网络海选,共遴选出有代表性的40家餐饮企业进行现场决赛。
近日,“合”你见一面——2025年合肥市夏季文旅促消费活动正式启动,肥东县携30款精美文创产品惊艳登场,迅速成为全场焦点,吸引众多市民驻足关注。“合”你见一面——2025年合肥市夏季文旅促消费活动布展现场。彭红玲摄美观实用,文创产品成消费新宠精致的书签、舒适的靠枕、设计感十足的笔记本……在“肥东有礼”文创展区内,琳琅满目的产品依次陈列,覆盖学习、生活与办公等多个场景,应有尽有。这些文创产品不仅实用性强、造型美观,更融入了肥东独有的文化元素,令人爱不释手。“这款文创包很实用又精美,买来送给家人日常使用非常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