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依靠“难以糊口的手艺”致了富

发布日期:2020-09-28 浏览次数:1429

“竹塘挂面”的“逆袭”

56岁的李莲琴,从没想过会在知天命的年纪,回到村里,依靠曾经“难以糊口的做挂面手艺”致了富。“现在我们两口子一个月8000多元收入,一年十来万吧。”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采访时,李莲琴正在村里的挂面生产车间,忙着将做好的挂面盘起来装筐。

李莲琴的家,在安徽肥东县桥头集镇竹塘社区。作为中国三大挂面村之一,这里做挂面的传统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过去,几乎家家都会做。每到冬闲,每家都把自家收的小麦磨成面粉,做成挂面,自产自销,那晾晒挂面的场面,壮观,远远看去,好看。”介绍时,李莲琴兴奋得眉眼带笑。

在李莲琴的记忆中,做挂面是家里的祖传手艺,祖传父,父亲传给自己。“父母都是制面的老师傅,行家里手,靠着做面的手艺养活一家老小”。自己十几岁时,就在父母身边学做手工挂面。结婚后,爱人也学会了这门手艺。

在竹塘社区,李莲琴家的手工挂面远近闻名。有什么秘诀?“制作手工挂面要经过淘麦、晒麦、磨粉、盐水、和面、揉面、醒面、滩开、划条、盘条、醒面、上竹、拉升、醒面、上架、拉面、晾晒、切面、包装、进箱18道工序,不光费力气,还很讲究技巧,这些技巧融合在各道工序里,全凭经验、手感和对天气、空气、湿度等的把握”,李莲琴娓娓道来,“好的制面师傅做出的挂面像琴弦一样,细如丝,口感筋道,煮后汤不混,面不坨。”

但即便技艺纯熟,像李莲琴和爱人这样的夫妻档老师傅,通力合作,一天16个小时下来,费尽全身力气不说,也只能制作出50斤手工挂面,“18道工序,全手工完成,一道也不能马虎,否则就不是那个味道和口感”。

而且,手工挂面讲究时令,在过去无法通过技术手段控制温度的年代,每年只有11月~次年3月的4、5个月时间里,才能制作,“天气变热后,要想保持挂面的筋道,必须多加食盐,口感会差很多”。在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手工技艺的“慢工细活”,已经难以满足李莲琴一家老小的生活。“有了孩子以后,为了糊口,我们必须外出打工。”

跟李莲琴夫妻一样,过去二十多年里,竹塘社区放弃挂面制作的手艺人越来越多。“年轻人吃不了这个苦,不愿意学,挣不到钱,就更不愿意做。”竹塘社区党总支书记刘传榜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因为缺乏统一管理,挂面村甚至一度出现了恶性竞争。“没有统一价格,你卖5元一斤,有人为了竞争,就会卖更低的价格。做面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有的人甚至掺着机器制作的面条卖,差一点砸了‘竹塘挂面’的招牌。”

转机出现在2015年前后。肥东县桥头集镇提出“一村一品”发展战略,复兴传统文化,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特色乡村。

在县镇两级的指引下,竹塘社区立足传统挂面制作手艺,聚焦发展手工挂面特色产业,将散户集中到一起做挂面,用统一的质量标准、统一的采购、统一的销售模式发展手工挂面产业。2016年,“竹塘挂面”注册了商标。

风吹日晒、背井离乡、常年无法顾及老人孩子的打工生活,让逐渐年迈的李莲琴夫妻俩“越来越想念家乡,再加上看到老家的挂面行情越来越好,市场也越来越大”,2016年春节过后,夫妻俩再没出去打工。

尽管已经远离挂面制作20多年,重拾技艺,夫妻俩毫不陌生,李莲琴甚至可以绘声绘色地给参观的客人说儿时听过的关于“竹塘挂面”的传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还没有称帝的时候,征战南北,有一次路过竹塘村,肚子饿了,便来到一户百姓家中想找点吃食。朱元璋是北方人,对米饭不太感兴趣,于是,那户百姓下了一碗热腾腾的挂面,吃下后,朱元璋对面条的口味赞不绝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就一直喜欢吃挂面,并且对于征战沙场有功的将军或大臣,他都会以挂面来作为赏赐。

好消息接踵而至。2016年4月,阿里巴巴村级服务站开业,“竹塘挂面”成了该平台挂网销售的特色“网红”农家产品,百年手工挂面通过包装推广,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

刘传榜介绍,为了整合规范制作、销售,村里还成立了竹塘食品有限公司,整合竹塘零散的手工挂面作坊;为开拓市场,通过肥东电子商务平台,采取虚拟运作,从自然生产型作坊式转向线上线下市场营销型,以特许经营作为销售渠道,形成规模优势,进而达到利润倍增;为增加挂面附加值,深挖挂面文化,改变“竹塘挂面”没有统一CIS的现状,将包装生动化和形象化;在品质方面,进一步突出特色,在原材料上严格把关,突出挂面的卫生和口感的筋道。如今,“竹塘挂面”的销售价已达到每斤12元。

2019年11月,“竹塘挂面”被列为肥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延长挂面的制作时长、保证品质,2019年下半年,社区投资60万元将一所废弃小学改建成挂面车间,通过空调控温,将过去一年最多5个月的生产期,延长至10个月甚至更长。今年3月,车间竣工,李莲琴这样的手艺人也搬进了车间。

镇村发展的决心和“竹塘挂面”的发展前景,吸引年轻人回竹塘做挂面,“村里有20位老手艺人,2019年又有20多名年轻人回乡,基本上都是夫妻档。”在竹塘做了快30年书记的刘传榜,这几年的干劲和信心也越来越足。

每天埋头车间生产的李莲琴夫妻,“累却很幸福”,不光因为一年十几万元的稳定收入,更因为守住了传统手工和记忆中的味道:“准备动员孩子们回来,继续传承这门手艺。”

现在,“竹塘挂面”每年的总订单20万斤,“我们会一直坚持手工制作,保证品质,即便产量不高,但这就是我们的传统和文化,也是我们走乡村振兴之路必须坚守的东西!”刘传榜斩钉截铁地说。

来源: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