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安徽肥东:文化“活”起来 旅游“火”起来

发布日期:2024-12-16 浏览次数:264

仲冬时节,登上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的包公故里文化园孝肃阁,古宅古院映入眼帘,古亭古桥错落有致,犹如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流连忘返的游客在这里邂逅宋代历史,品读包公文化,感受跨越千年时空的文化之美。


包公故里文化园


“数”文化——绚烂多姿

肥东县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在历史的浸润下,肥东自古便人杰地灵。孔子游学途经此地赞曰:“地多一撮,书重百城”。晚唐诗人罗隐登肥东四顶山后,写下了传颂千年的诗句“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平湖”。北宋文豪欧阳修为这里的浮槎山水撰文《浮槎山水记》。包拯在这里出生,并度过了人生的前38年。


浮槎山森林公园景区 阮雪枫 摄


这些灿烂的历史文化,只是肥东浩瀚历史星河中璀璨的几颗星辰。据统计,肥东县现有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馆藏文物3000多件。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家,国家一级文物6件。这些散落的历史文化之星,是肥东文旅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


“说”文化——热辣滚烫

近年来,肥东县深入实施“生态文旅强县”战略,深挖历史文化内涵,将传承保护地方文化同发展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相结合,打造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文旅精品项目,让城市历史记忆可见可触,历史文化可感可知。


走进六家畈古民居博物馆群,厚重的侨乡文化、淮军文化、江淮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合肥惠民票证博物馆、淮军史迹陈列馆、非遗民俗婚俗博物馆……一个个富有创意的文化艺术业态,使古建焕发新活力。


漫步长临河古街,无论是打卡吴氏旧居、百年邮政等省市级文保单位,还是观看牛门洪拳、牛家海剪纸等非遗,移步换景间,都让游客感受千年古镇的独特文化魅力。


撮街

夜晚的撮街流光溢彩、热闹非凡。锣鼓喧天的舞龙舞狮表演,再现了千年龙狮文化盛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表演,生动演绎了传承千年的“中国式浪漫”;璀璨夺目的《山海经》灯展,为游客带来一场中式神话与传统文化交融的视觉盛宴……非遗在这里大放异彩。

文化与人共鸣,人与古建相亲,浓郁的地方文化正滋养出肥东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旅游业态。


“演”文化——数字赋能

红色殿堂,熠熠生辉。步入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生态文化园的VR党建馆,一批批党员正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沉浸式地学习党史,汲取奋进力量。


实景式演绎、沉浸式体验,数字技术“赋能”正为肥东文旅融合带来新动力。打开“包游肥东”智慧文旅平台,点击“包游肥东”小程序,AI漫游景区、景区门票预约、酒店预订、旅游商品推介……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旅游服务。该平台还包含视频号、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构成宣传推广肥东文旅的“集团军”阵容。


“包游肥东”小程序

在肥东,数字技术与文旅资源的深度融合,正为游客带来鲜活的感官体验和畅快的文化享受。作为安徽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包公故里文化园采用声光电技术,把传统文化与先进科技相结合,打造了“包公智断牛舌案”等全息投影场景,让观众身临其境接受廉政文化熏陶。


“接下来,我们还将完善智慧文旅平台,创新应用数字化技术,打造更多沉浸式、数字化的旅游新场景和新业态,更好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旅游需求,把旅游业打造成县域支柱产业。”肥东县相关负责人介绍。


从“数”文化到“说”文化,再到“演”文化,肥东用实打实的举措,让地方文化“活”起来、旅游“火”起来。2023年,全县旅游接待量约为7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36.8亿元。2024年国庆假期,游客接待量达62.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1.67亿元。


(编辑:彭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