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海峡两岸共同讲好包公故事座谈会在包公故里文化园召开

发布日期:2024-05-28 浏览次数:397

    5月27日上午,台湾包公文化研究发展总会首发团抵达安徽省肥东县包公故里文化园,与肥东县委统战部一起召开两岸共同讲好包公故事座谈会,邀请省市县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与会,进一步挖掘包公故事,弘扬包公文化。

    北宋名臣包拯,是中国古代清官廉吏的典范。肥东县是包拯的出生地。他在这里求学、成长,度过了人生38年的宝贵时光,留下了包氏宗祠、花园井、荷花塘、凤凰山、衣胞庙等古遗存。

    包公,是台湾百姓最熟悉的历史人物之一,包公文化在台湾影响巨大。20世纪90年代,台湾制作的电视连续剧《包青天》风靡两岸,掀起了一阵包青天热潮。截至目前,在台湾的云林、彰化、台北、桃园、高雄等地已建有包公庙10余座,其中台湾海清宫享有“包公祖庙”之称。

    据台湾包公文化研究发展总会副会长庆正介绍,台湾包公文化研究发展总会成立于2023年,是一个公益性组织,旨在发扬包公精神,扩大包公文化在两岸的影响力,参加此次座谈会的首发团成员主要是台湾安徽籍老乡,也有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

    座谈会上,肥东县介绍了该县在传承、发扬包公精神方面的做法,以及在包公精神滋养下肥东县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与会人员就如何更好地讲好包公故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纷纷表示将以包公文化为纽带,推动两岸在文化、民俗、学术等领域开展更多有关包公文化的研究交流合作,一起做大做强包公品牌。

    近年来,为弘扬包公文化,肥东县以包公旧居为依托投资2.2亿元,打造了占地5.1公顷,集人文、生态、文化为一体的包公故里文化园,成为宣传包公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是合肥市统一战线教育基地。成立了包公廉政文化研究会、政协包公文学院,推出《包公文集》《包拯传》《包公故事》、庐剧《包公折子戏》等文学、文艺作品20多部。举办“我从包公家乡来”“我在包公家乡等你”等文化活动数十场,持续擦亮“包公故里”名片,让包公文化成为该县文化发展的最大品牌、经济发展的最强动力。

    近3年,肥东县县域GDP年均增长8.6%,达到902亿元,稳居安徽省前三名,每年招引落地一个百亿级项目,推动工业迈上千亿台阶。常住人口90.9万人,建成区面积达8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72.4%,成功构建了“高铁穿城、高速绕城、高架环城、地铁进城”的立体式交通体系。全面实现城乡公交、供水、供电、环卫、公共服务等“七个一体化”,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次达750万,位居赛迪乡村振兴全国百强县第36位、全省第1位。

    从大鼓书到戏曲,再到影视作品,“包青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包公文化中所包含的廉政文化、孝悌文化、忠诚文化等,也已成为世界华人心中共同的价值观。肥东县政协主席、安徽省包公研究中心主任许高彬表示,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希望通过开展包公文化的交流合作,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并以此为依托进一步探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两岸人民的家国情怀。(编辑:彭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