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肥东为什么能

发布日期:2022-05-31 浏览次数:7496

人潮涌动,“财”聚肥东。

2021年国庆假期,位于合肥市肥东县桥头集镇的欢乐森林景区试运营,游客量累计达到14.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0多万元,创造了平均单日入园游客数量破2万的记录。至2021年底,短短3个月,该景区累计接待游客总数约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1000万元。


而距千米之外的蓝山湾木艺小镇,2021年接待游客总量达6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逾3000万元。


一连串跃动的数字,展现了肥东文旅产业的加速奋进态势。


肥东为什么能?


“天赋沃壤”

合肥肥东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

享誉世界“包公故里”。肥东县素有“吴楚要冲 包公故里”之美誉,有包氏宗祠、花园井、荷花塘、凤凰山、衣胞庙等古遗存。《包公故事》2021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包氏宗祠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公文化是肥东最闪亮的文化名片。


闻名天下“瑶岗总前委”。73年前,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的渡江战役总前委,在肥东县撮镇镇瑶岗村运筹帷幄指挥了著名的渡江战役,并取得决定性胜利,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誉满安徽“第一侨乡”。诗云:“青砖小瓦马头墙,木雕门窗冬瓜梁。小桥流水环村绕,百米长街古色香。”说的便是肥东县长临河镇,享有“安徽第一侨乡”之美誉,也是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现有4000多名海外华侨,遍布世界上17个国家和地区。


这里曾是巢湖北岸地区商品销售的集散地,故有“小上海”之称。漫步国家4A级景区长临河老街,古街、古巷、古景、古物接踵而至,处处散发着古朴的气息。尤其是六家畈的古民居,是江淮地区明清时期古村落建筑群,2013年被合肥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肥东又一张抢眼的地域文化名片。


深厚的包公传统文化、渡江红色文化、侨乡开放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血脉相连,是安徽及省会合肥打造文化名城的重要支撑,更是肥东发展文旅产业最厚重的沃壤。

深耕沃壤,必将厚植文旅产业参天大树。


“文化赋能、品牌引领”

发展文旅产业,不能没有品牌。

在肥东,“爱情隧道”的声名鹊起,迈出了肥东文旅品牌破局的关键一步。肥东县连续5年在这里举办520爱情隧道诗会,桥头集镇荣膺“中国诗歌小镇”称号,慕名而来的游客数不胜数,带动了周边农家乐、民宿等服务业的发展。


“从这一‘无中生有’景点的走红中,尝到了‘文化红利、品牌甜头’的肥东县,顿感深耕沃壤就必须打好‘文化赋能、品牌引领’的主动仗。”肥东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向峰坚定地说。


锚定这个主攻方向,肥东创新文旅产业发展手法步法打法,重点文旅项目加速成长,新型文旅业态加快聚集,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弘扬传统文化“包公牌”。肥东县深度发掘包公文化,投资近2亿元,在包公出生地的包公镇打造占地5.01公顷,集人文、生态、文化为一体的包公故里文化园,计划2022年10月1日对外开放。面向未来,这里将建成全国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让“世界包公,故里肥东”这块文化品牌更亮更强。


锻造红色文化“渡江牌”。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安徽省直机关主题党日教育基地,仅2021年就接待游客约16.8万人次。目前,肥东县正对这一品牌资源全面提档升级,投资约7.88亿元,力争成为合肥首个5A级红色主题沉浸式体验园区。肥东以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为引领,形成了肥东红色文旅的“集团军”阵容。


打好侨乡文化“长临牌”。依托侨乡文化和六家畈古民居群等文化底蕴,肥东县计划投资50亿元,以“江淮水镇、文化侨乡”为主题,打造六家畈文旅小镇,占地近3908亩,按照“一镇三区”布局,致力打造成集文化旅游、生态休闲、康养度假、商务团建、教育研学、农业观光于一体的合肥“乡村振兴”样板新名片。目前,相应的文旅服务设施已相对配套,初具规模,每逢节假日,游人如织,是合肥周边最热门的好去处。


创新文旅赋能“文创牌”。“包公故里系列文创书签”成为流动的肥东名片,吹响了文创发展的集结号。肥东牛米、响桃、肥东有礼文创大礼包等文创产品走俏旅游市场。在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中,荣电集团的旅游商品迪士尼星空紫系列获金奖;在中国旅游商品大赛(健康主题)大赛中,江淮侨乡六家畈侨乡健康旅行按摩套装荣获金奖,这是安徽省唯一的金奖,也是合肥市在历届参赛中获得含金量最高的一枚奖牌,成为“生态文创看肥东”的响亮名片。


打造资源整合“乡村振兴牌”。肥东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旅产业发展关联性强的突出特点,整合资源,创新“+文旅”、“文旅+”模式,实现旅游全产业链的提质增效和创新升级,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吹响“现代农业+文旅”进军号。近年来,矗立在肥东县桥头集镇青山绿水间、充满艺术感的巨型银色镂空“金字塔”“鸟巢”,再度夺目成为热点,这是农旅融合科技赋能的产物——安徽现代雾耕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


唱响“乡村民居+文旅”交响曲。肥东县盘活闲置资源,点石成金,发展民宿品牌,形成了“合肥民宿看肥东,肥东民宿看长临”的聚集现象。目前,肥东民宿已运营16家,在建8家,市场投资总额逾5亿元。在肥东,民宿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乡村旅游的亮点。


打造乡村振兴品牌“升级版”。肥东县锚定乡村振兴,为增强“爱情隧道”品牌成色,已将爱情隧道环境提升申报为合肥市乡村振兴项目,全面升级景区,未来2.0版的爱情隧道景区将成为全国爱情旅游圣地,桥头集镇作为安徽省首批特色旅游名镇,将得到进一步升华。


文旅品牌,是肥东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底气和力量。那么,其动力是什么?


奋进正当时

“天时地利人和”,是对肥东文旅加速奋进的最好诠释。

顺应“天时”。安徽正全力推进创新型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合肥着力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城市,都为肥东县文旅产业加速发展提供难得机遇。


把握“地利”。肥东古为“吴楚要冲”,今为合肥对接苏浙沪的“桥头堡”。肥东县地处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两长”驱动,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两圈”叠加地带,是展示省会合肥形象的“东大门”,坐拥长三角地区强大的客源市场。


肥东还是安徽省唯一同时具备高速、高铁、高架、地铁、轻轨、水运、航空等多式联运体系的县域,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条件,成为肥东文旅高起点谋划、高质量发展的独有优势。


开创“人和”。肥东始终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从县委、县政府到县直部门、乡镇上下形成“一盘棋”的工作格局,统一思想和行动,大力推动文化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旅游服务。


首先,顶层设计上发力,为战略谋划发展定向。加强体制机制改革,设立合肥东部新城文旅传媒有限公司,与知名文旅企业合资,成立旅游协会,聘请旅游文化顾问团队,建立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文化旅游发展新模式。编制《肥东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构建一廊、一环、一核、双心、三区的“11123”全域旅游大格局。


其次,优化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保驾护航。强化“双招双引”,组建四大文旅项目管委会,县领导亲自担任管委会主任,定期调度项目。强化政策保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县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推动民宿产业的实施意见》等专项政策,真金白银扶持文旅企业发展。尤其是民宿企业,最高可补助300万元,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主体的投资信心,在2018—2020年的三年间,肥东共兑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1617万元,惠及文旅企业66家次。


其三,整合内外资源,为共享发展添加动力。《安徽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将加快“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建设,推动合肥等城市高水平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城市。作为环巢湖的肥东县,将与其周边县区,实现区域化、整体性联动发展。


肥东县还充分利用并发挥江淮分水岭的地缘条件及境内110多公里的长古旅游公路作用,主动联通域内外江淮分水岭地区,推出江淮岭上游,形成跨区域旅游线,协力打造国家中部风景道,加快融入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


可以期待,一个崭新的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必将在巢湖北岸的肥东热土上崛起,成为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的幸福乐园。


来源:决策杂